厦门资讯   /   热门景点   /   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民居在哪里_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民居好玩吗
⭐本攻略由具有资质的相关合作旅行社或者热心网友提供

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民居在哪里_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民居好玩吗

发布时间:22-03-01

浏览:392

到了采茶的季节,下梅当溪两边总是坐满了拣茶的婆婆阿姨。太阳出来的日子,美人靠上散坐着晒太阳的老人,或聚在一起唠嗑,或聚在一起打打小牌。鸭子和小狗悠闲十足,走到哪,卧到哪,全然不怕被路过的人踩到。到了周末,放学的孩子多了起来,此时,宁静的古镇便多了几分活力。太阳落下,溪边的灯亮了起来,孩子和老人都回家吃饭了,此时,小镇又归入平静……


  这是我见到的下梅,宁静而美好。宅院里精美的雕刻常常令我驻足惊叹。不过那时我并不知道原来这个古镇背后散落着各种有意思的故事。这些故事也让这个古镇有着不一样的味道……


景点信息


  地址:福建省南平武夷山市东部,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


  门票:60元/人,儿童身高1.1米以下免票。旅游淡季网上可订到打折门票。


  开放时间:08:00—17:00。


  景区相关设施:景区有邹氏家祠、闺秀楼、达理巷、儒学正堂、邹氏大夫第、施政堂、隐士居、爱莲堂、西水别业、天一井等。


  食宿:可住下梅农家客房,吃农家饭。也可到武夷山食宿,住宿推荐:


  九龙湾度假酒店


  地址: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


  醉仙缘农庄


  地址:福建省南平武夷山




  新华大酒店


  地址: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


 


  绿洲大酒店


  地址: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6号路口


  交通:1.下梅在市区的候车站在市区环岛停车点,乘坐这班车可以直接到达下梅。2.也可以乘坐市区-三菇-星村的公共汽车,到一加油站旁的下梅入口下车,然后再搭过路车进去;回来一样,过路车会停在村口。


  自驾线路:武夷山风景区—下梅古民居:S303—过上埔后调头—沿S303行驶进入公馆桥—S303—行驶5点8KM右转—行驶40米右转—行驶1点3KM—左转—行驶140米左转—行驶2点2KM左转—行驶130米到达终点。


  周边景点:武夷山风景区、九曲溪、武夷宫、虎啸岩、大红袍景区、宋街、武夷碑林、桃源洞、遇林亭窑址、青龙大瀑布、武夷山华东第一漂流


 


旅游小贴士


  在下梅可买到具有乡土味的特产:村民自制的武夷茶、野生红菇、香菇、木耳、农家自酿的米酒、当地生产的水果、古玩、还有看家草药凤凰蛋等等。据说,凤凰蛋对于发烧感冒还是拉肚子都很有效。这种土药丸在当地是家家户户必备物品,制作方法是:采近几十种的草药,风干,混合捣烂,捏成蛋形,再风干。令人惊奇的是,制作这种土药丸有很强的季节性:农历三月初一开始采草药,错过了这天,就要在当月十五采。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时间是,最好要在端午这天把土药丸捏成蛋形。只有这一套程序下来,凤凰蛋才是真正大功告成……


 


景点相关资料


  走进下梅,首先看到的是当溪,民居就分布在当溪两旁。下梅,这个山环水抱的古村落,商周时期就有了文明史,隋朝有了人居环境,宋代有了村落,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讲学授经。明代有了里坊,清代有了街市,康熙、乾隆两朝下梅处于鼎盛时期。


  清朝初年,下梅村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,成为武夷山的重要茶叶集散地。据《崇安县志》记载:“康熙19年间,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,盛时每日行竹筏300多张,来往货物转运不绝”。当时晋商与下梅茶商们联手经营茶叶生意,所以下梅也被称为“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。”万里茶路一路向北,经汉口,洛阳,归化……,甚至到了俄罗斯的恰克图。茶叶贸易的繁荣带来地方的富裕。下梅邹氏四兄弟拥资百万,富甲下梅,大兴土木,建豪宅70余幢。在此前后,方姓、岳姓、程姓、陈姓等也在下梅建宅修祠,构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组群。这些建筑以当溪为中轴线,枕溪而建,有巨商的豪宅,有官宦的府第,有隐士的别墅,有儒生的精舍,居住为主,辅以教育、集会、休闲、娱乐等场所。下梅,至今仍保持较为完整的明清风格,尤其从那些精美的雕刻中,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康乾盛世的经济繁荣。


 


建筑特色


  下梅民居结构以砖木为主,石砌墙基,柱础以木为主,利用挑梁减柱,扩大屋宇建筑空间。屋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,东阁西厢,书屋楼台一应俱全。结合精巧的闺楼、书阁、花园、经堂、厢房,形成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。古人为了采光、集雨、通风,民居中都设置了四方天井,一重天井一重厅。天井下摆设长条石花架,供户主养花、赏花,也体现了那时候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缔造和追求。


  砖雕、石雕、木雕和墙头彩绘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。民居门楼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,体现豪华和富贵。砖雕有浮雕,也有镂空雕。内容多取自历史人物、神话传说、民间吉祥风物花卉等。即使今天看,你依然会觉得这是一件件经得起琢磨的精品。图案精雕细刻,人物逼真,环境贴切,寓意深刻,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,也表达了古代人们美好的愿望。在砖雕图案中,比如雕刻着书香门第家,房中的琴棋书画,天空翩翩飞来5只蝙蝠,谓之“五福临门”,蝙蝠头势朝下,与我们现在过年倒贴“福”字含意相同。壶里冒着的热气与蝙蝠相汇象征着“福气”;瓶里插着如意,象征“万事如意,吉庆平安”;瓶里插着一剑,叫“品(瓶)升一级”;一个人一脚站在一只怪兽头上是“独占鳌头”。另外有花卉祥云等图案,象征“花开富贵”、“紫气东来”等。 


  石雕主要用在础石、门当、石鼓、花架、池栏、井栏、水缸等物品上,既是实用品,又是装饰品,是赏用兼备的工艺精品。下梅古民居的木雕也精彩纷呈,有挑梁、吊顶、桌椅、栏杆、窗棂、柱础等,尤以窗棂为最。窗户以透花格式为主,最大限度地加以艺术化。木雕图案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动植物、人物、祥云等,表现古代人民的勤劳、向善、忠孝等传统美德。


  下梅民居外部结构以高大的风火墙为主。风火墙上多绘有二方连续彩画,意蕴高雅。这些彩画至今仍绚丽清晰,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,令人不禁为古匠人的高超技艺和优质颜料叹服不已。各民居的排水设施以地下涵沟为主,户户相连相通。民居布局错落有致,里弄纵横,巷道曲折,铺以河卵石路面,古朴雅洁。


  在下梅民居里,至今还保留着十几块古牌匾,内容大致可分为堂斋题匾、寿匾和敬匾,工艺上阴刻、阳刻、边刻都有。这些牌匾内涵丰富,书法精湛,既记录了下梅村的文化历史,也是书法艺术的宝藏。其中,清代军机大臣王杰所书的“施政堂”更是珍品。


     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邹氏家祠


  在当溪整条街上,精美的邹氏家祠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了。当年,下梅邹氏抓住了晋商来武夷山贩茶的机会,闯出了一条走向崛起的发展之路,也为这个村落创建了辉煌的历史。与下梅邹氏共同经营武夷茶的晋商很多,最早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的常氏。常氏是晋商中的佼佼者,在山西,素有“乔家一个院,常氏两条街”的说法,可见常氏财力资产的雄厚。


  邹氏家祠是邹氏经营茶叶走向成功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整个村落的标志性建筑。邹氏家祠建于公元1787年。祠堂门楼气势宏阔,砖雕图案丰富多彩。门两侧有两幅横披是篆刻字体,刻着“木本”、“水源”。意思是: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,如树木一样,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;又如江河之水,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。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,分别刻着“文丞”、“武尉”。这是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,人才辈出。家祠的门础上,立着一对抱鼓石,构成了“门当”。门楣的上方原来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,因为它嵌于门户之上,而且是成双成对,所以也叫“户对”。门当户对是起着镇宅作用的建筑部件,表现了主人的祈求平安的心愿。 


  走进邹氏家祠,大厅中有两根立柱。村民提醒我:每根立柱是由四片木拼成的,四片弧形木块再是由十字隼连接起来的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原来邹元老为了四个儿子及后人永远记住一个理念,四兄弟只有团结一心,才能共同撑起一片家业,真是用心良苦啊。厅堂上方原供邹氏创家立业时用过的扁担麻绳,用于清明祭祖时的祭物,借此勉励后人要艰苦奋斗,不能忘记先人的创业艰辛。


  邹氏家祠现在供有祠规、家祠史略的碑刻。主厅敞开,两侧是厢房,楼上是观戏台。现在下梅村逢年过节的时候,会请戏班在邹氏家祠中唱戏,想像那时老老少少聚在这个古老的厅堂中看戏,一定别有一番风味。


 


闺秀楼


  闺秀楼是邹氏家族女孩们“起舞弄清影,持针绣女红”的休闲娱乐场所。这座闺秀楼结构精巧,特别的是:它是双层楼面,底层木板,装饰有花案,在木板上铺上沙子,再铺上方砖。这样既给人如履平地的感觉,又可以防火,夏天还可以降温。楼上的花窗图案整齐,四壁的雕窗可供楼上采光采风。楼的吊顶装饰精美,有许多精美的木刻花案。打开窗户,可以望见窗外田野山水,听黄茑对唱,鹧鸪和鸣。下梅邹氏宅第均设有闺秀楼,但是由于年代久远,已毁多处,只有上邹家的闺秀楼、邹家花楼保存较好。


 


达理巷


  走过闺秀楼,转个弯会遇到一条特别的巷子:达理巷。达理巷很窄,只能一个人穿过。再加上有封顶,走在里面感觉有点暗。那时候,我并不知道达理巷背后的故事,只是充斥着一些怪念头:夏天躲在这里肯定很阴凉;怎么暗,晚上一个人走会害怕吗;怎么窄,家具怎么搬进去……穿过这条巷子,又见到阳光,顿觉豁然开朗。


  当年,邹氏建豪宅于方宅参军第南面,两户人家后墙紧贴,都无法开后门。因门第观念互不相让,甚至还发生过多次争执吵闹。方参军在新疆伊梨镇守边关,在战场上牺牲了,因此方氏是忠烈门第。但是方氏经济不景气,家眷处于贫困之中,一时拿不出钱共同修巷子。邹氏不忘扶贫济困,就出钱帮助方氏度过生活难关。方氏也十分感激,不计较以前两家人的恩怨,作出让出封火墙的决定,邹氏主动承担了修建巷子的全部费用。邹氏的后门开通了,方氏与邹氏又成为友好的邻居,所以这条巷子就叫做“达理巷”,寓“通情达理”之意。


 


儒学正堂 


  儒学正堂位于下梅北街。因为屋主陈镛获候补儒学正堂,制匾悬于大厅,光耀门第,所以乡人把他的府第称之为“儒学正堂”。宅内设私塾,上厅有赏月楼等附属建筑。宅内还保留多张半月型木桌。陈镛获第一名贡元,候选儒学正堂的捷报历经百年,至今还贴在屋内墙壁上,文曰“贵府陈老爷名镛,奉旨乡荐以五经中式第一名贡元,咨吏部候选儒学正堂”,“儒学正堂”的匾额也保存完好。现在去,依然可以看到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邹氏大夫第


  邹氏大夫第位于下梅村北街。因为屋主曾获朝廷诰封“中宪大夫”而得名。宅第大门两旁的拴马石和旗杆石依然保存完好。大门的面壁全部用砖雕装饰,浮雕和透雕相结合,层次分明,构图得体。仔细看门当上的图案,会看到门当的侧面刻着一尾鲤鱼,寓意“富贵有余”,另外一面刻着一只昂首曲鼻的大象驼着一方印玺,寓意“出将入相”。宅院里两厢的隔窗分别雕刻蝙蝠、花卉等图案,把屋宇烘托得富丽堂皇。屋内的雀替也都用木雕装饰。每个天井都有一高一矮两个石花架。


  屋后是主人观花赏月的后花园“小樊川”,园内有“镜月”台、金鱼池、对弈台、石花架、罗汉松等。主人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了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树……的天地,所以将它命名为“小樊川”。园内嵌式窗镶着双面镂花砖雕,给人“隔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”的感觉。在一个小小的花园内,却有如此迷人风景,可见主人品位的高雅。


 


施政堂 


  施政堂位于邹氏大夫第右,内有书阁、花圃,还保存广式古家俱如罗汉椅、清代风格的木床等,其精雕细刻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。清乾隆间四大学士之一,时为朝廷军机大臣的王杰亲为书题的“施政堂”匾额悬挂堂上,至今保存完好。


 


隐士居


  隐士居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隐士程春皋的故居。房屋很大,很清幽。大厅上悬挂着“二贤堂”的匾,“二贤”指的是宋朝洛派理学家程颐、程颢兄弟俩。程氏后人悬挂此匾来记取先祖的贤能,借此励志。在小院的天井边,抬头看,风火墙檐下高高的彩绘,那是深蓝的线描图案,再上面,是蔚蓝明净的天空。这蓝,依然新鲜有如昨日,像是天空里流溢出的颜料。


 


爱莲堂


  下梅还有一个特殊的隐士:周梦斌,《爱莲说》作者周敦颐的后人。一个小院子,青石门楣上雕着莲花的图案,这便是“爱莲堂”。


  周梦斌是康熙年间下梅崇尚理学的乡贤,常聚集地方上的文人士大夫结成诗文社,交友问道,陶冶情操。他自制“爱莲堂”匾,表达了周敦颐崇拜者们的志向、节操。下梅爱莲堂也成为乡间文人士大夫结交认识的活动场所。